读书10:《人生借阅室》:用5段人生故事,提醒我们行动的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

本周阅读:《生借阅室》,推荐五颗星。


1

其实,读完第一个故事,我就想阖住书本,写一写读后感。因为由它引发的感觉,又细腻,又汹涌,不记可惜。

只是,到底没有这样做,或许是没有时间,或许是由于懒惰。

于是只好继续往下读。

读完全本,不由得钦佩作者青山美智子小姐,她不愧是日本炙手可热的治愈系代表作家呀。

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都有办法用最温柔的字眼,最得体的话语,四两拨千斤,帮助故事中的主角或者当下阅读的人,找到一种解决思路。

并且用敏锐的洞察力、娴熟的文字掌控力以及精妙的故事架构技巧将5个独立的故事,编织在一起,人物命运关联,转场丝滑,如同厉害的“大侠”,舞了一出,身随心动、自然流畅的“剑法”,精彩绝伦。

除了羡慕,我甚至有点嫉妒作者了。

当然,我也被书中的故事浅浅治愈。虽说道理都明白,可是换种方式讲出来,仍觉得新鲜、受用、内心为之触动。


2

《人生借阅室》是一本人生故事集。

5个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角:

21岁的女销售,

35岁的公司财务,

40岁的新手妈妈,

30岁的啃老族,

65岁的退休大叔。

他们正遭遇自己的人生“尴尬期”。


3

第一个故事。

主人公叫朋香。

21岁的女大学生。毕业半年,在东京的一家服装超市工作。

朋香是一名“东京漂”,远离家乡,一个人在东京生活。她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一定要留在东京,只是从小厌倦家乡:一片接一片的田野,没有综合商业大厦,没有一个像样的餐厅,只有4个频道的电视,没有电影院……

她以为,来到东京,就能在这个应有尽有的都市,过上打扮入时的浪漫生活。

而实际上,在东京住下去都很困难。

投了三十份简历,只有这一家服装超市录用她。


超市工作辛苦,比如站得时间长,脚指头会被汗水泡得起皱;中午只有四十五分钟吃饭时间,还会经常被顾客拖住,吃饭时间减半,且要在上班时间前5分钟到岗,否则会被同事责难。同事们多是中年大妈,与她们没有共同话题;领导也没有担当精神,遇到顾客上门找茬的事情,能躲则躲。

工作半年的朋香,不想日复一日过这种生活。

可是又没有勇气辞掉当下的工作。

为此,感到迷茫、痛苦,不知路在何方?


第二个故事。

主人公叫谅。

他是一家公司的财务。

平时工作非常踏实、卖力,也是十足的老好人。领导和同事们经常将自己的活推给谅,谅心里虽有怨言,却不会表达。公司的工作让他精疲力竭。

谅的心里,有个桃花源

高中时期,偶尔路过一家古董店,他就被里面的氛围深深吸引。

古董店安静、顾客也少,店里那些古老的物什,就像有魔力,光是想象它们的来历、出身、曾发生过的故事,谅就感到快乐。

可是有一天,这家古董店突然关门了。

他听常客说,这家店的老板因为经营不善欠了债,如今欠债逃跑了。

这家古董店的经历,让谅感到害怕。

他想开一个古董店,又怕会因为经营不善欠债倒闭。


有一天,同事恶人先告状,说谅对她职场霸凌,谅感到委屈、愤怒、又无可奈何。

他问自己:我怎么会待在这么无聊的公司?我到底在干什么?

公司工作不好做,开古董店又遥遥无期,35岁的谅,不知何去何从。


第三个故事。

主人公叫集美。

集美在生孩子前,曾经是杂志社的编辑,而且事业做得很不错,有被提拔成副主编的机会,没想到意外怀孕了。集美产后休假回来,不仅升职没有机会,连原来的岗位也被顶替了。

集美想不通,自己在公司矜矜业业工作15年,就不能换来4个月的等待?

还美其名曰照顾她,让她做上了朝九晚五,按时下班的行政岗。


事业上的巨大落差折磨着集美。

育儿的辛苦同样折磨着集美。


平衡工作和家庭,真是不尝试不知道,一尝试就知道有多离谱。

当她小跑着赶地铁时,前三分钟内心是对公司同事感到歉疚,后四分钟是对女儿感到歉疚。总是一边在心里抱歉,一边检票进站。

集美忍受着艰辛生活,又埋怨着丈夫的不作为。明明生育前,说好的,要两个人一起承担。

为什么孩子出生后,去保育园接送的是她,陪孩子睡觉的是她,扔下工作带孩子看病的也是她,她感到委屈、愤怒。

她的职业生涯该如何继续?

她的婚姻生活该如何继续?

集美的生活,暂时触礁了。



第四个故事。

主人公叫浩弥。

浩弥30岁了。

目前是一个待在家的啃老族。


大学毕业后,他也试着干过一些工作,均以失败告终。

大家都认为他干不好事情,是个没用的人。

幸运的是,浩弥的母亲对此比较包容。

没有因为浩弥啃老,就埋怨、指责他,

还总是从旁鼓励他出去走走,哪怕是见见人也好。


其实,很久之前浩弥也是有梦想的。

他的爱好是画画,他想以画插画为生。高中也是读的美术学校。

不过,学校毕业之后,他没能从事画画相关工作。因为,大部分人并不喜欢他的画,觉得不够明朗、开阔。


30岁到来前,浩弥来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挖出埋藏在学校土地里的“时间胶囊”,里面有他18岁时的梦想。可他不敢拆开18岁的梦想。

他知道当时写的是,让自己的漫画名垂青史。他无地自容。

30岁了,仍然一事无成的浩弥,不知该怎样展开自己的人生。


第五个故事。

主人公叫正雄。

正雄是从公司退休的职员。

刚开始,他还能享受放松的感觉,一段时间后,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他发现退休时的自己比想象的更加年轻,精力充沛,却不知道该投入到哪里?

他本就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交往的朋友也很少,妻子还在上班,而且做的是自由职业,她想工作多久就能工作多久,唯一的女儿也搬走独自居住了,平日也忙着上班。妻子建议他去学围棋,可听了一节课,他就不想听了。


正雄还发现,

不上班的自己似乎就与社会脱节了。

连警察的日常问话,他都觉得害怕,

要是没有妻子的及时救场,就会相当麻烦。

反观50多岁的妻子,浑身散发光彩,还暗暗嫌弃他的时尚品味。

他担心自己像朋友一样被妻子“老年离婚”。

正雄找不到未来人生的方向。


4

以上每个人,无论身处哪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烦恼。

不过,作者巧妙的将这些人,通通都引导到“借阅室”中,在这里,有一位长得肥胖、凶悍,让人看一眼就想走的的图书管理员。

但是只要她一开口,所有的人都会停住步伐。

她的声音沉稳、坚定,还温柔。

“你在找什么?”

这句提问,就像一个魔咒。

让咨询者站住,并思考。


这位图书管理员,就像一名心理魔术师。

似乎一眼就能瞧出来访者的困境。

在简单交谈后,

她会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列出一个书单,推荐给来访者。

来访者阅读之后,便能受到启发,慢慢走出当下的人生迷阵。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玄妙?

其实很简单。

这些书单,无非就是帮助来访者落实:行动

比如,朋香不能立马辞掉销售的工作,但她可以先从管理自己的生活开始,做出香喷喷的蛋糕、美味的饭团,让一日三餐都吃得健康,保证每一天精力充沛。结果,工作热情提升了,客户、同事与她的关系也在默默发生改变,着急辞职的朋香,因此就不那么着急了。

比如,谅即便不能马上开古董店。但他在书里学习到了一种“并行工作”的思路,在不辞职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为古董店筹谋,而不是一直等待所谓的合适时机。

比如,集美不满意现在的工作,她就要从更新简历开始,并积极投递,向周围的朋友发出找工作的信号,努力向理想中的工作靠拢……

只做一些看起来非常微小的行动,日积月累,也能慢慢移开挡在人生路途中的障碍。

这就是行动的力量。

阅读不会让生活变好,就像人们常说的: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但是,从阅读中获得启发,然后开始行动,就有可能改变生活。

阅读,并行动起来!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读书10:《人生借阅室》:用5段人生故事,提醒我们行动的力量」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