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快快”邀您分享地铁故事⑦|汉漂孔君:一趟地铁的距离,就是回家的距离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实习生 陆雁彬

地铁连接幸福生活。

因为地铁,让我们缩短了时空距离、见证了城市发展、邂逅了很多美好时刻,成为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孔君(化名)是一位汉漂,12年前,她和丈夫带着孩子从河南来到武汉打拼,在武汉街道口的一所高校食堂工作。

由于家住在沌口,孔君每天晚上下班后,就要乘坐地铁赶回去,快乐的亲子时光总是短暂的,因为食堂上班早,到了晚上近11时,孔君又要坐地铁返回位于街道口的单位宿舍。如此,她已经坚持了四年。

她说,她感谢地铁,让她的两个孩子不是“留守孩子”。今日,母亲节,本期故事邀请官——武汉地铁“鱼快快”邀请了汉漂、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孔君,听她讲述她的地铁故事。

地铁让孩子不“留守”

孔君平日工作十分繁忙,只有下班后,她上了地铁才有时间接受采访。

“刚上了2号线,人超多。”采访当天18时16分许,正值晚高峰,孔君好不容易挤上地铁后,给记者拍了一张地铁2号线车厢内的照片,照片中人挨着人,一眼望去,全是人。

繁忙的2号线(孔君 摄)

在高校食堂上班的她,每天早上5时许就要从单位提供的宿舍起床,六时到岗,等学生们吃完早饭,又要开始准备中餐。中午是最繁忙的时候,“手脚忙得停不下来,围着食堂团团转,没有一丝松懈的时间。”孔君说,过了中午,才能有片刻休息,安稳睡个午觉。等忙完晚餐,晚上6时就下班了。

每天下班后,孔君简单收拾下,就往地铁站跑去。因为两个孩子住在沌口,她一下班后就坐武汉地铁2号线转4号线再转3号线,通勤一小时十分钟左右,回到沌阳大道家中。

晚上10时45分,坐最后一班车从沌阳大道坐3号线转4号线再转2号线,回到街道口单位住宿的地方。等到回到单位,洗个澡,0时30分才能睡觉。

这样每天往返于家和公司,孔君已坚持了近四年,“每天忙碌完,能够回家看看孩子开心的样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她说,爱人工作更忙,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待上几个小时。

孔君有一儿一女,大儿子16岁,读初三,马上中考,小女儿正上四年级。她经常为孩子的作业而头疼,“孩子虽然很听话,但他不做作业我就很生气。”说到和孩子们因为学习经常小吵小闹时,孔女士觉得又生气又好笑。

“我很自豪,没有让他们成为留守孩子。”孔君说,地铁快且准时,感谢武汉地铁,让她每天都能赶上孩子放学,“虽然每天在家只能陪伴他们两三个小时,也算把孩子留在了身边。”孔君说,有时候甚至可以赶上大儿子晚8时下课前,去学校接他。

孔君说,每天只有在地铁上是最轻松的。

“在路上看书,看看手机,缓解一下心态,不会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要把好心情留给孩子。”孔君说,两个孩子健康平安,好好学习,是她最大的心愿。

“因为自己上学比较少,生了孩子要对他们负责,最好的爱就是陪伴。”孔君说。

“什么是幸福呢?”“回家的路就是幸福。”孔君自问自答。

地铁见证每一个努力打拼的人

武汉地铁2号线是全国首条跨江地铁线路、武汉第一条地铁线路,是最为繁忙的穿江地铁线。

“其实每个人都很忙很辛苦,2号线很忙,2号线上的人也很忙。”孔君说,武汉有很多像她这样打拼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安营扎寨。“我们已经在武汉买了新房。”孔君高兴地告诉记者。

对于孔君来说,傍晚回家的地铁和夜晚去单位的地铁是不一样的。回家时赶上下班高峰期,人特别多,十分拥挤,只能站着,而夜晚回单位,虽然11时许的武汉地铁依旧有不少人,但可以安然找到一个座位。

夜晚的地铁,常常可以看到奔忙了一天的人,枕着座位上的挡板缓缓入睡,害怕到站醒来时,仿佛睡了好久,但其实也不过是几分钟。孔君经常在地铁上睡着,在长期的往返之中,孔君似乎掌握了时间的尺度,只要坐上地铁,就能大概知道到了哪里,什么时候到家。“就像生物钟一样神奇。”她说。

小Tips:

本期故事邀请官——武汉地铁“鱼快快”,是由武汉地铁集团全资子公司武汉迅博文体广告发展有限公司倾情打造,未来,还将为乘客带来更多精彩、丰富的地铁文化。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鱼快快”邀您分享地铁故事⑦|汉漂孔君:一趟地铁的距离,就是回家的距离」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