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读懂《儒林外史》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8分钟读懂《儒林外史》3-2。

儒林外史属于讽刺文学。这类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只是写某个人,而是以某个人物为典型,进而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间接地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儒林外史中每个主要人物都代表着一类读书人,小说中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例子带大家感受一下精彩的儒林世界。

第一个人物是范进。范进出场的时候已经54岁了,花白胡须、衣衫褴楼,家里也是一贫如洗。他从20岁开始应考,考了二十多次却依然是个童生。主考官第一遍看完他的考卷时说: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什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但是这样一个屡考不中的老童生这次却先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只因为他遇到了与他有着相似经历。

六十岁才走上仕途的主考官周进,周进把他的文章反复观看,越看越有意思,便有意抬举他,这才改写了穷书生范进的命运。

在范进的故事中我们会看到一些荒诞的场面,比如范进虽然中了秀才,但因为秀才还不能做官,他依旧被老丈人胡屠户看不起。面对胡屠户尖酸露骨的奚落和谩骂,范进丝毫不敢违拗反抗,连乡试都是瞒着他偷偷参加的。出访那天范进因为家里揭不开锅了,还拿着母鸡到集市上去换粮食,邻居把他叫回家,他从报录人口中知道,知道自己中举时完全不敢相信以至于兴奋过度发了疯。

《范进中举》影视片段。看到范进这个样子大家都劝胡屠户去把他打醒。这位平时把范进踩在脚下的老丈人这时却显得唯唯诺诺了。说女婿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众人再次怂恿他才动了手。打醒范进之后他更是换了一副嘴脸对范进阿谀奉承。这前中后的对比把小人物趋炎附势的样子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范进的母亲在知道儿子中举之后更是高兴过度,当场不省人事当天就去世了。为母亲守孝三年之后范进又考中进士升官发财。引出后面的许多故事,可以说:穷困潦倒又渴求功名的范进如果不是刚好遇到了,有同样经历的周进几乎不可能会走上仕途。

而这样的他当官之后(自然)也迅速成为了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员。吴敬梓对范进这个人物的刻画既有尖酸的嘲讽又包含着他对这类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终生荒废年华的悲悯和同情。

而书中的另一个典型人物杜少卿就是吴敬梓加以赞颂的对象了,这也是全书着笔最多用力最勤的正面人物形象。作者在写他之前先写了假名是杜慎卿,也就是杜绍卿的堂兄。从他的口中我们知道杜绍卿慷慨厚道,好做大老官。不管什么人来找他借钱,他都毫不吝啬地给予帮助。没钱的时候甚至会把家里的地卖掉换钱。

杜少卿对于功名利禄是持着藐视态度的。富商宴请知县三番五次请他作陪,都被他坚决拒绝。后来他被人推荐做官的时候也装病推辞。而当知县陷入困境,别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杜少卿又主动向他提供帮助。

不仅如此,杜少卿身上还有着超越那个时代的许多思想,比如反对一夫多妻制称赞因为不想做妾而逃跑的沈琼芝,欣赏她作为女性的反抗行为,还认为道士骗人应该追究法律责任。可以说,杜少卿是那个封建迂腐的时代里,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一个真正的名士。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8分钟读懂《儒林外史》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