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日报网】 5月18日,重庆市巴蜀小学校90华诞“校庆年”之特色课程展示活动举行,该校以“课前3分钟”“自主8分钟”为代表的特色课程得到与会者的一致称赞。 “大家知道关于电学的科学家有哪些?”当天,在巴蜀小学的一堂科学课上,一名学生用课前3分钟的时间,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分享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故事。 数学学科“课前三分钟”课程展示。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们学校的‘课前3分钟’素养课程,是各学科40分钟课堂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巴蜀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课前3分钟’素养课程是老师在每堂学科课开始前,利用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段的目标,自主选择相关内容,用讲故事、朗诵、演唱、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个人、多人的展示。比如三年级的英语学科,设置了“we can act”(我会表演)主题,孩子们会选择喜欢的英语故事片段,用表演、配音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这种形式,我在接下来的37分钟的课堂中,会更加投入地听课、更有信心举手回答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魏锦清说。 与“课前三分钟”不同的是,“自主8分钟”活动课程以跨学科学习为主要方式,即每天下午午休之后、第一节课之前的“8分钟课堂”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课堂内容和形式不限,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展示、发展和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小先生”“小创客”“小达人”“小导师”。 “自主8分钟”课程展示。受访者供图 “‘自主8分钟’就是要激发孩子的潜能,实现学生自主、自创和自信成长,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比如我们四年级的学生在课上设计出了坐姿提醒器,五年级的学生设计出刹车油门误踩装置等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主8分钟”和“课前3分钟”是巴蜀小学律动课程体系中基础学力课程和潜能开发课程两类课程的典型代表。“自主8分钟”至今已有38年历史,“课前3分钟”已有22年历史。 “自主8分钟”课程展示。受访者供图 “两类课程都表现为短课形态,形成了目标自主确定、内容自主选择、时间自主协商、成果自主展示、学生自主管理的‘五自’特色。”巴蜀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90年来,巴蜀小学始终将“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作为学校创新课程的底层逻辑,在获得国奖后持续进行课程结构化创新与迭代升级。目前,巴蜀小学特色课程已建立起包含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各年级主题内容的课程图谱,其特色课程和优质教育资源已影响辐射市内外超300多所学校,逾10万人次学生。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3+8分钟!巴蜀小学的特色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潜能
原文链接:3+8分钟!巴蜀小学的特色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潜能,转发请注明来源!
「3+8分钟!巴蜀小学的特色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潜能」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