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启年间,凤翔府有个名叫焦成强的老木匠。年近六十岁的他为人一直忠实善良,做事也是踏实认真。焦成强从十几岁跟随父亲做木工活,做了一辈子木匠的他,手艺越来越精湛,做的活儿也更是令雇主赞叹,让同行们望尘莫及。 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此前一直贫寒的焦家慢慢地殷实起来,加上焦成强和妻子一直勤俭持家,焦成强的儿女也秉承了父母的朴实能干,焦家逐渐兴旺起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焦成强六十岁这年,未成年的孙子焦喜辉上学途中因遇到车祸而落下残疾,外出做工的儿子得到消息,痛心之时摔下脚手架身亡。焦成强夫妻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年过六十的焦成强不得不时常背井离乡,靠外出做工来养家。 该颐养千年之时,却要卖力做工,这让焦成强的家人觉得很是难为情,可劳累了大半生的焦成强却不以为然,他觉得人生一世该做工时就得做工,没有什么难为情一说。还好焦成强有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加上他做起活来认真细致,还肯让利给雇主,外出做工时还有同行的照应,年老的他从来不缺活儿做,也没有遭受冷眼热讽。 不过,焦成强总是心疼在家的老伴,也体恤儿媳妇照顾孙子的辛苦,所以只要本地有活可做,他宁肯少挣些钱,也不愿外出他乡。这样过了几年后,老木匠焦成强更加年老了,加上孙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家里的开销也够了,他就不再外出,在家的周边不断地找时机,做些家具出售。 说来也巧,焦成强六十三岁这年的一天,外村有户人家要娶新媳妇,就找上门请他做一套新家具。这是一桩喜事,焦成强本就是一个善良的好人,为了做好这套家具,给一对新人添喜,他决定亲自上山找些好木料。 这天一大早,焦成强匆匆吃过早饭后,就去山上找树伐木。作为一个老木匠,焦成强有着独特的识木慧眼,他很快就在深林找到了需要的树木,然后动手砍伐起来。 焦成强一边伐木一边随意四处张望,不经意间抬头时,他看到了旁边的一棵木上有只猴子正在呲牙咧嘴地模仿他的伐木动作。焦成强一下子愣住了,那猴子见焦成强停了下来,也跟着停下来,愣着神与焦成强对视。 做了一辈子木匠的焦成强见了不少新鲜稀奇事,但他还是第一次见猴子有如此滑稽的表现,就觉得很好玩。于是他又做了几个其他的动作,没想到猴子接着就照样模仿了起来。 此后一连两天,焦成强来到林中伐木时,这只猴子就都在他身旁的树木模仿焦木匠。焦成强越来越觉得这猴子不简单,也对这只猴子产生了兴趣,思谋着如何逗猴子多玩玩,好有个消遣的乐子。 这天下山早了一些,焦成强刚到村口,看见一群人围成了一个圈子,圈子里锣声阵阵,不时发出围观人的叫好声。焦成强放下伐来的木头休息时,就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一个外乡人来村里借着耍猴赚吆喝,出售一些零碎小商品。 焦成强没有什么可要买的,他看了几眼耍猴,就扛上他的木头回家去了。快到家时,焦成强有了一个主意,他觉得有病在身的孙子出行不方便,一直待在家里肯定很郁闷,就想着要是能把那只模仿他的猴子带回家,让孙子乐呵乐呵。 于是有见识,又有许多生活经验的焦成强就动起了如何抓住猴子的心思。思来想去,焦成强觉得还得从猴子喜欢模仿他这方面下手。 第二天上山时,焦成强就从家里带了一只自己用柳条编的大笼子。上山后,焦成强伐了一根木料后,就当着那只猴子的面,把笼子打开,自己钻进笼子里,躺了一会儿,然后出来接着伐木。又伐木了一阵木料后,焦成强停下来,又打开笼子,钻进去躺了一会儿。 焦成强这回躺完后,出了笼子后躺在了一边的树下,把帽子摘下来盖住脸,好像在睡觉的样子。这只猴子一看焦木匠睡着了,就立刻从树上跳了下来,左瞧右看了一圈,见焦木匠没有动静,然后就学着焦木匠的样子,灵巧地钻进了笼子里。 不过,还没有等到猴子再模仿跳出笼子的动作,这只笼子就“啪”的一声盖上了。焦木匠手里拽着一根绳子,哈哈大笑着站了起来,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不知所措。原来焦成强是以装睡来引诱猴子钻进笼子,等猴子钻进了笼子,他就跳起来,“啪”地一下把笼子给盖上了。 抓一只活猴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付一只如此喜欢模仿人,并以模仿人自以为是的猴子,对于老木匠焦成强来说不是一件难事。接下来,拉着猴子回家的焦成强,对于训练这只猴子取乐也是得心应手的。没过多久,这只猴子就离不开焦家了,它成了焦家一员,也成了陪伴焦成强孙子的一个玩伴儿了。 读而有悟:盲目模仿只会让人陷入困境。万事万物皆有其特殊性,表面相似不见得解决方法也相似,死搬硬套他人的方式,不但可能于事无补,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困境。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故事,旨为丰富文化生活,属本人文学创作,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有虚构成分,请勿与其他挂钩,谢谢。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尔文夜话---
亲爱的朋友,读完这则故事,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民间故事:老木匠进山伐木,遇到一只小猴子,心动之处带猴子回家
原文链接:民间故事:老木匠进山伐木,遇到一只小猴子,心动之处带猴子回家,转发请注明来源!
「民间故事:老木匠进山伐木,遇到一只小猴子,心动之处带猴子回家」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