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工作让我感受到的除了繁杂之外,还有你们给我带来的快乐。三年之后你们散落天涯,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我最大的牵挂。”这是观山湖区华润中学语文教师蒋芳宜在她公众号“密阿玛斯之城”的题注。 从教15年来,她始终坚守着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用她满满真诚、独特的教学方式,交一批又一批学生朋友。
视频来源:蒋宜芳学生
记者第一次见到蒋宜芳是在她的课堂上,今年4月底的一天,有幸旁听了她的语文课。
上课铃响起,一个中等个,留着一头黑黑的中长发,身着牛仔裤、蓝色棒球衫,戴着一副透明镜框眼镜,长得很清秀的女老师走进教室,打开课本,开始讲解课文《最苦与最乐》。她微笑着用眼光扫过每一位学生,轻快地说:“大家都提前预习了吧,谁先来说一下对这篇课文的感受?”
授课现场
同学们唰一下都举起了手,很有默契地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表达情绪被带动起来时,她又层层递进地抛出不同的问题——“你们理解的最苦是什么?”“你们认知的最乐是什么?”“你们认为责任是什么?”……
蒋老师时而似旁观者般静静地倾听学生的观点、观察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时而似指挥者控制着整堂课的节奏,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和踊跃,对“责任”的认识以及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整堂课活泼生动,节奏快慢有序,学生们的情绪快乐而积极。
授课现场
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蒋宜芳一一表示认可,并对他们积极思考和勇于表达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同时以袁隆平、钟南山等为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故事为例,让学生从中感悟“责任”的内涵,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履职尽责。
这样的课堂对于蒋宜芳的学生来说习以为常,而记者初次体验却深深触动于这热闹的课堂氛围。当记者让他们评价一下蒋老师的课堂时,学生们都动情地说:“芳姐的语文课很带感,我们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在我思考、我表达中,体会无穷的快乐。”
学生讨论现场
蒋宜芳认为,语文课堂就是一个舞台,需要师生学生共同编排演绎,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教师则是导演,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并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他们才能与课本、与课堂产生共情,教学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课堂上,她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良师,课堂下,她是学生们喜爱的芳姐,十五年教师生涯,她和她的学生们建立起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是彼此挂念的伙伴关系。
蒋宜芳与学生合照
故事是这样的,2020年4月30日,蒋宜芳曾经的一个学生“巍哥”邀请她参加自己的婚礼。婚礼上,蒋宜芳看着这个曾经的“刺头”学生变成如今的成熟大人,不由得热泪盈眶,一下子想起了他们两个的第一次见面。
蒋宜芳与学生合照
2009年9月的新学期,蒋宜芳刚担任初二年级班主任,她的班上转来了一个男孩,皮肤黑黑、高高大大,一头桀骜的长发,看着男孩的一头长发蒋宜芳让他把头发剪了,而他却说:“你不要管我了,早晚我会走的!”当时她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义,只是想这小孩太狂了。一周过去,男孩的头发依旧飘扬,蒋老师再次提醒男孩剪头发。
但三天过后,仍没有动静,蒋老师进教室看见那头“飘逸嚣张”的长发,忍无可忍,再次问了他“好久剪头发?”“明天”,第二天,男孩竟顶着光头走进教室,这简直比之前“飘逸”的长发还嚣张,“让你爹来”“你自己打电话”结果他爸爸因为工作忙,叔叔来了。
蒋宜芳与学生合照
这之后,蒋老师了解到这孩子读到初二,就已经转了四所学校,因此对学校没有归属感,这时她才理解男孩“你不要管我了,早晚我会走的!”这句话的含义,而与所有“问题学生”一样,逃课、不交作业、迟到……他一样不少。蒋老师没有放弃,而是给予了这个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每天其他老师的课,都要去看看他是否在教室,如果不在就到处找,不是在学校篮球场上“逮”,就是在学校门口守;一次男孩在一家饭店吃饭,与饭店老板发生冲突,男孩第一时间想到给蒋老师打电话,蒋老师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赶去处理,男孩没想到老师到得那么快,并因他承受了饭店老板的指责……
经过长此以往的不懈努力与关怀,这位学生认下了蒋老师这位个“朋友”,没有再转学,并顺利毕业,最终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学。他父母非常感激蒋老师:“如果当年没有遇见你,他不会是现在这样,感谢你当年没有放弃他”。
学生与家长眼里的蒋宜芳
从教15年来,像“巍哥”这样让蒋老师倾注了心神的学生还有很多,她的教学角色,既是教授知识的良师,又是引导他们积极向好的“老母亲”,更是关注学生身心成长的知心大姐。
蒋宜芳对记者说:“其实是我应该感谢我的学生们,作为老师,关爱学生是责任,然而学生们却给予我更多的包容。当班主任很辛苦,我也是时常发脾气,但是这些年,当我生日那天最先想起我的,一定会是我的学生们,教师节最先给予我祝福的,也还是他们,这些收获值得我骄傲一辈子!”
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