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关羽,可谓是如雷贯耳,妇孺皆知。 尤其是在他百年之后,上至朝廷、下至黎民不断将其神话,以至于让关公终于坐上了“武圣”的位子,甚至位列仙班成了“财神爷”之一。 关羽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其篇幅前后达两回半之多,万余字,所用笔墨仅次于诸葛亮。 话说关羽有条件地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为了留住关羽,对他是上马封侯、下马金银,三天一小请、五天一大宴,还安排了众多美女随时侍候,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心良苦。 可是,当关羽得知刘备消息时,还是义无反顾挂印封金,过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和黄河渡口等五关,斩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六将,直奔刘备而去。 离曹奔刘 历史上,关公有没有毅然放下曹操的厚待,而前去投奔刘备呢? 据史书记载,关羽要投奔刘备,曹操并未阻拦他,就连曹操的部下想要拦截他,曹操还劝说,彼此各为其主,不必追了。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关羽传》 以此来看,关羽离去,后有追兵,前有守将的情况,不大可能。因为曹操在惜才爱才这一点上的确气度恢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格局大。故裴松之评论道:曹操实在具有王者的气度(王霸之度)! 过五关斩六将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关羽是从哪里出发前去投奔刘备的?又是在何处与刘备会合的呢? 关于这两个问题,史书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之时,关羽从官渡前线直奔位于阳武的袁绍大营,与刘备会合。 (曹)公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三国志·武帝纪》 二是官渡之时,袁绍派刘备前去汝南与叛变曹操的刘辟汇合,共谋许都,就在这时候,关羽从官渡到汝南投奔刘备。 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三国志·先主传》 相比较而言,历代史学家似乎比较倾向前者,也就是说,关羽在官渡前线直接离开曹操投奔刘备。 刘关汇合 过五关斩六将又如何呢? 故事很精彩,只可惜东岭关孔秀,洛阳城韩福、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黄河渡口秦琪,均不见于正史记载,应该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那么,《三国演义》为什么如此虚构故事情节呢? 这正是小说的写作意图,那正是要神话关羽,突出关羽的忠义和勇武。
关公最出名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原来是小说虚构的
原文链接:关公最出名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原来是小说虚构的,转发请注明来源!
「关公最出名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原来是小说虚构的」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