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品词 润色人生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如何理解记忆? 诗题:赠孟浩然。 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当李白初出四川时,孟浩然已经成名。对自己心目中仰慕已久的文坛前辈,李白将“爱就要大声说出来”贯彻到底,为孟浩然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李白。 (727-736)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此时,他曾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12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 诗词解析 一二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字面意思:我敬爱孟夫子,他举止风流潇洒,品格清高,天下闻名。 孟夫子:指孟浩然。 前两句作者直接点题,直抒对孟浩然的钦佩敬仰。以“风流”一词概括孟浩然不凡的人格和才华。 三四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字面意思:年轻时候就鄙弃功名利禄,老来隐卧深山陪伴着松云。 轩冕:用轩别、冠冕喻为官作宦。 卧松云:指隐居。 此句具体描写孟浩然高卧林泉,风流自赏,寄情山水的儒雅形象。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五六句: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字面意思:对月畅饮常是醉饮而归,迷恋山花不愿意去侍奉国君。 中圣:“中圣人”的缩写。指饮酒。《三国志?魏志?徐邈传》中言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中圣,即中酒,为酒所醉。 迷花:指迷恋景色。 事:侍奉。 孟夫子年轻时即摈弃荣华富贵,一辈子隐居襄阳,在“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的山林间,孟浩然“隐者自怡悦”,其胸襟之散淡,为李白所倾慕。 七八句: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字面意思:你的品格像高山难以仰攀,只有在此作揖向你深表敬意。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用以表达向往钦敬之意。 徒此:只有在这里。 清芬:指清美芬芳的品德。 最后两句作者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 全诗赏析 全诗着力描写孟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清高品格,表现了作者对孟浩然崇敬的深情,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只摘取了几样事物,寥寥几笔,即写出了孟浩然高洁的品格。李白不轻许人,然而其对孟浩然的钦佩却如此的深切。 “卧”字飞花令,诚邀各位师友围观。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北窗枕簟卧陶翁,树树鸣蝉叶叶风。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东陂风两卧黄云,塍水翻沟隔垄分。 扶苏带你学诗词,提升记忆妙趣多
一天一首古诗词 | 提升记忆,妙趣多(32)《赠孟浩然》
原文链接:一天一首古诗词 | 提升记忆,妙趣多(32)《赠孟浩然》,转发请注明来源!
「一天一首古诗词 | 提升记忆,妙趣多(32)《赠孟浩然》」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