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三国演义》里的几个“奇人”轶事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奇人,所以罗贯中不惜浓墨重彩去描写他们。所谓奇首先表现在人物的外貌上,像张松就是一个奇人怪才,他“额镢头尖,鼻偃齿露”非常丑陋。虽然他其貌不扬,他能言善辩,可以倒背曹操的《孟德新书》,说曹操写的书是抄袭古人之作,他们那里的小孩都可以倒背如流,气得一向自负的曹操把自己写的书烧了,也羞辱了自认为曹操有学问的杨修一番。桃园三结义时,刘备遇到张飞觉得他相貌奇特,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其实声音大,眼睛大不算奇特。关羽面若重枣,一个“重”字把关羽紫色亮堂的脸刻画的栩栩如生。我觉得他们三个人当中最奇特的应该是刘备,也是整个《三国演义》人物外貌最怪异的一个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眼睛可以看到耳朵。手长过膝的人可能有,但两耳垂肩,眼睛能看到耳朵的人世属罕见。吴主孙权的外貌也很奇特,碧眼紫髯,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江南人,母亲孙尚香也不是外番之人,怎么就生成了一个碧眼的儿子?他们的奇特的外貌也成了他们的敌人辱骂他们的原由,比如环眼贼、大耳贼、碧眼贼等


《三国演义》里还有一个人比较奇特的人就是董卓。他是西凉人,和羌人生活在一起,据说他很勇武,臂力过人,能左右开弓,就是这样一个能骑马打仗的武将长得却非常的肥胖,很是奇怪。据说唐朝的安禄山也是一个大胖子,比董卓重,有三百三十斤重,腹能过膝,肚子非常大,比现在一般人的啤酒肚要大得多。但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作胡旋舞,疾如劲风,非常灵动。汉末的董卓虽然肥胖,但动作也很敏捷,有武士的本能,越骑校尉伍孚单刀直入刺杀董卓,董卓力大,被他抠住手臂,不得动弹。后骁骑校尉曹操也想刺杀董卓,但忌惮董卓的力大不能近身,差一点当场被董卓识破,后侥幸逃跑。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说董卓也有二百八十斤,我想他推断的有道理。董卓身上的油脂非常厚,苏轼写过一首《郿坞》的诗:

衣中甲厚行何惧,

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

脐脂自照不须灯。

这首诗就是董卓肥胖的生动写照,肥的可以点灯。司徒王允接受袁绍的建议,准备扳倒谋逆弑帝的董卓,后来用反间计和美人计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用吕布的仇恨来反杀董卓。当时杀董卓的李肃并没有刺死董卓,因为董卓穿了铠甲,只是刺伤了手臂,后来被吕布拉下马杀死,手下的士兵憎恨董卓的残暴不仁,作恶多端,在他肚脐眼上点了一根灯芯,用他身上的油脂点灯照明,足足点了三天,可见董卓有多么的肥胖,他也是死有余辜。


刘备相貌奇特,但性格宽厚仁爱;张飞虽然脾气暴躁,但嫉恶如仇,憎爱分明;孙权有刘备的性格,但比刘备命好,孙坚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能称霸一方;关羽是做人的楷模,所以他的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突出了他正人君子的风范。其实相貌奇特是天生的,没有办法改变,但像董卓,安禄山这种倒行逆施,心怀不轨的人不仅外貌奇特,而且性格品行也不端,所以最终没有好下场。张松猥琐,虽然很有才华,但却是一个卖主求荣的鼠辈,让人不齿。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闲聊《三国演义》里的几个“奇人”轶事」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