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四大名将:吕布第一当之无愧 赵云未能入选

三国时期名将如云,关于他们的排名,一直以来流传最广的就是毛宗岗评注的《三国演义》中二十四名将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今天我们就以二十四名将为讨论蓝本,以《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为根据,排一个三国时期四大武将。首先说明一下我们的排名标准:地位贡献>实际战绩>个人武力,也就是说,首先看职务和地位,其次看正史中的战绩,最后看个人冲锋陷阵的表现。另外,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些统帅级的就不参与排名了。

三国武将NO1:当之无愧的吕布

为什么说吕布排名第一呢?“马中赤兔 人中吕布“,吕布的骑兵令人闻风丧胆,武力是不必说的。但最关键的是,吕布是一方诸侯,他的地位当时跟刘备一样,代表了 一股独立的势力。

《三国志 吕布传》记载:吕布兵败被抓后,跟曹操说:“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也就是说,你曹操害怕的不就是我吕布吗?今后我投降你,咱俩合作,你带步兵,我带骑兵,可以天下无敌。

注意吕布说的是投降以后,他跟曹操各领一军,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咱们是合作关系。曹操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有疑色”,也就是说对于吕布的这番话他是犹豫的,而不是觉得操蛋的。最后曹操杀吕布,也不是因为质疑吕布这番话,而是刘备提醒他别重蹈丁原、董卓的覆辙。

吕布是实实在在的草根创业,在三国前期的乱世中,他先后投奔丁原、董卓、袁绍、袁术、张邈等各路军阀,靠着个人的勇武打造出一支天下无敌的骑兵,才有了一片自己的天地。所以吕布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三国武将NO2:重新创业的二代孙策

孙策是东吴政权的实际创立者,其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之所以排在吕布后面,主要是他的官职比吕布差点。吕布是左将军,孙策是讨逆将军。在汉代,大将军之下是骠骑、车骑将军,然后是左右前后将军,再后面才是“讨逆”之类的,统称杂号将军。

孙策的老爸孙坚是三国初期最猛的一员战将,隶属于袁术系统。可惜打荆州黄祖的时候,孙坚太猛,冲得太靠前,被乱箭射死了。那时候孙策只有十七岁,并没有随军出征,所以孙坚一死,手下就被袁术召回。孙策说是二代,其实老爸啥也没给留下,也是草根创业。

孙策到底有多能打,从他征服江东的兵力就可以看出来。据《三国志》记载:“兵财千余,骑数十匹”。这就是孙策起家的全部力量。

这千八百条破枪,《三国演义》是说孙策用传国玉玺跟袁术换来的以前孙坚的部下。传国玉玺换兵这事,十有八九是编故事,孙策能跟袁术借来兵,主要还是靠着给袁术打工挣来的。

袁术这个人之前没少忽悠孙策,无论打九江还是庐江,孙策都是首功,袁术也事先答应了让孙策当太守,结果打赢了之后,每次袁术都食言。孙策看跟着袁术不靠谱,就借口帮着袁术开拓江东,向袁术借兵。

袁术心里也有数,孙策想跑路单干,但估计他觉得就凭这点人马,孙策也整不出多大动静来。谁能想到后面啪啪打脸,孙策居然带着这点兵马所向披靡,一统江东。

三国武将NO3:领衔劝进的马超

马超是不折不扣的二代,兵力、地盘全都继承于老爸马腾,比吕布、孙策,缺少了点创业难度,所以排在他们后面。但是话要说回来,三国是个门阀士族的时代,所谓“不是世袭的世袭制”(吕思勉语),袁尚、刘琮、刘璋之类的败家子多如牛毛,马超在这些二代中,属于一颗非常耀眼的将星。

统一北方之后,曹操的心腹大患主要就是马超。刘备在四川、孙权在江南,其实距离曹操的核心腹地中原地区都有高山险川阻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威胁。马超则不然。

马超的势力范围在关中,历史上秦始皇、刘邦都是从关中东进一统天下,对函谷关以东的中原政权威胁巨大。曹操就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后来曹操跟马超在渭河大战,《三国演义》说曹操“割须断袍”虽然不见于正史,但是被马超打的落荒而逃倒是真的。当时曹操亲自率军从潼关北渡,前队刚过,马超突然率领步骑一万馀杀到。曹操当时身边只有许褚带领的100多卫士,被马超追杀。幸亏曹操的手下有个叫丁斐的机灵鬼,放出很多牛马,吸引了马超军队的注意力,曹操才脱险。《曹瞒传》记载: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可见当时曹操的手下很多人以为主公死定了,都吓哭了。

马超绝对不负猛将之名,不过他的政治水平非常一般。最后的失败,也是因为内部反叛配合了曹操的进攻。即使这样,打败马超之后,曹操封了11个人侯爵,可见有多么激动!

即使最后兵败投靠刘备,马超的地位也一直高于诸将。《三国志》记载了刘备进汉中王时的《劝进表》,署名顺序为: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将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奏......

马超领衔劝进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马超是正式册封的平西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官职仅次于刘备;二是马超是凉州军阀的代表,劝进刘备汉中王,显得众望所归。如果劝进表里全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那成了自己关起门做游戏了。

三国武将NO4:蜀汉主将关羽

蜀汉的主帅是刘备,主将则是关羽。何谓主将?就是主帅不在时可以独立统领全军的将军。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刘备不分兵则以,分兵必然由关羽独领一军”。

所谓“分兵”,不是“兵分几路”的意思。兵分几路只是为了方便战斗指挥,指挥权仍在中军主帅手里,大的战略方向前方将领是不能随便改动的,而且分兵的将军的后勤供应、人事任免仍由中军调度。

分兵就不一样了。分兵后的将领甚至可以独立发动战役,比如襄樊之战,关羽就是独立发动的。关于这一点毋庸置疑,易中天《品三国》中详细考证过,无论正史野史都没有关羽事先向刘备汇报的记载。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从荆州到成都,信使需要走40天以上,相信刘备身经百战,也不会傻乎乎的遥控指挥。

关羽在蜀汉集团的地位,从关羽给诸葛亮写信询问马超可以看出来。马超投降后,关羽写信问诸葛亮马超这人怎么样,诸葛亮回信颇有心计:“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马超跟张飞并驾齐驱,不过跟您关羽比,还是不行。这封回信至少说明两点:1.关羽在蜀汉中的地位是主将,高于张飞等。2.关羽认为马超是一种威胁才会给诸葛亮写信询问,上面我们说了,马超是一方诸侯,关羽心目中是把自己跟马超对标的。

罗贯中是蜀汉粉,更是关羽粉,关羽战败被杀,罗贯中一口气写死了十几个人物。但凡跟关羽之死有关的一个都没放过。所以关羽的武力自然不能靠《三国演义》判断,但不管怎么说,关羽“威震华夏”是实实在在记于史书上的,蜀汉第一名将,关羽实至名归。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三国四大名将:吕布第一当之无愧 赵云未能入选」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