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三国》第二章故事与感动第十二节

12、 蒋干盗书

故事梗概:曹操与孙权对峙,吴人善水战,胜了一阵,曹操十分焦躁,帐下一人自告奋勇,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周瑜来降。这人名叫蒋干,字子翼。周瑜见老同学来访,很高兴,集帐下众将,置酒高会,酒酣作歌:“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过了些时候,蒋干辞以不胜酒力,周瑜命撤席,拉蒋抵足而眠。周瑜和衣倒卧,呕吐狼籍。二更,蒋干起,见一叠文书,信手一翻,见“蔡瑁张允谨启”,一看,信中说: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便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蒋干将书信揣于怀中,倒下装睡。不一会儿,有人小声喊周瑜,蒋隐约听见“江北来人”,“急切不得下手”,未等天明,蒋干急出营帐,带了小童,回江北。

这个故事把蒋干写成一个小丑,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真实的蒋干是个帅哥儿。既是周瑜同窗,又以才辩见称,认知与处事水平应当与周瑜相差不会很远。不知道他与罗贯中结了什么梁子,把他写得那样不堪。兵不厌诈,运用反间计,用对手的手除掉自己想铲除无法铲除的人,在历史上不胜枚举。曹操用蔡瑁与张允这两个降将做水军都督,成了周瑜心腹之患。曹军绝大部分是旱鸭子,要征吴,得依靠刘表这边的降将。蒋干的来访给了周瑜机会。我认为,《三国演义》写得最差的情节就是蒋干盗书。书中把蒋干水平写得太差了!蒋干简直就是个白痴:一个最高统帅的书案竟是不设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涉及重要机密、关乎战争成败的文件竟随意放置!一个最高统帅竟在醉酒状态下与敌方来客同眠!一个敌方来客竟然在天不亮自由出入军营,从容地、不受盘查地携小童渡江而去!把蒋干写得不堪不要紧,他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问题是,连带着把曹操的形象不恰当地弄得不堪。我为什么说“不恰当的”这几个字呢?因为小说作者是贬曹的,坏他的形象是打定的主意,可是,要让人看到,是那么回事,你才能达到目的。曹操真那么笨吗?他真的相信蒋干就这样轻松地弄到敌方的绝密文件吗?这事儿居然还有第二次,文学作品不妨虚构,但虚构是以可能为前提的,失去可能性,就失去可信性,没有了感染力。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笑谈三国》第二章故事与感动第十二节」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