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袁绍败回冀州后,心有不甘。恰好次子袁熙引兵六万,自幽州来;长子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来;外甥高干也引兵五万,自并州来:三军齐集冀州,前来助战。袁绍大喜,重整人马再战曹操。 得知袁绍聚四州之兵,来到仓亭下寨,曹操率军赶至仓亭迎敌,与众将商议破袁之策。程昱献上“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诱袁绍追至河上。曹操依计行事。次日半夜,曹操令许褚引兵前进,佯装劫寨。袁绍五寨人马,一起追赶,许褚回军便走。袁绍率军赶来,喊声不绝,至天明时,将曹军逼到河上。曹军前无去路,后无退路,众军回身奋力反击。许褚飞马当先,力斩十几将。袁军大乱。袁绍退军急回,忽听一声鼓响,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领军杀出。袁绍与三子一甥,杀出一条血路奔出。行不到十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又行不到几里,左边李典,右边徐晃,两军截杀一阵。袁绍父子胆战心惊,奔回旧寨,令三军造饭。众人才要吃饭,左边张辽,右边张郃,直奔寨来。袁绍慌忙上马,朝仓亭奔去。人困马乏,才要休息,后面曹操大军赶至,袁绍舍命而走。正行之际,左边夏侯惇,右边曹洪,挡住去路。袁绍奋力突击,得以逃脱。袁熙、高干皆被箭伤,军马死亡殆尽。袁绍抱着三子痛哭一场,不觉昏倒。众人急救,袁绍口吐鲜血不止。 (以袁绍一人的惨状,以点带面,反衬出袁绍军队溃败的惨烈情势。) 见大势已去,袁绍令袁谭、袁熙、高干各回本州,自己则带着袁尚回冀州养病。 却说曹操自仓亭大胜,众人都劝他急攻袁绍。正商议间,忽报说刘备在汝南得刘辟、龚都数万之众,趁着曹操提军出征河北,亲自引兵乘虚来攻许昌。曹操大惊,留曹洪屯兵河上,虚张声势,自提大兵前来汝南迎战刘备。行近穰山地面,正遇刘备。两军对阵,刘备初战告捷,得胜回营。 一连几日,刘备派人去曹营前骂阵,曹兵坚守不出。刘备正心下生疑,忽报龚都运粮前来,被曹军围住(与前文官渡之战曹操焚烧袁绍粮草的情节呼应,暗示刘备必败的结局),刘备急令张飞去救。忽又报夏侯惇领军去取汝南,刘备大惊,急遣关羽去救。两军皆去。 不几日,刘备得知夏侯惇已攻破汝南,关、张二人都被曹军围住,于是连夜回兵。行不到几里,突然火把齐明,山上大呼:“不要让刘备跑了!丞相在此专等!”赵云挺枪跃马,杀开一条血路,刘备拿着双股剑紧随其后。赵云与许褚战得正酣,背后于禁、李典又到。刘备见情况危急,落荒而走。到了天明,遇到刘辟带着败军千余骑,护送刘备家小前来。行了几里,一声鼓响,前面拥出一彪人马。为首大将,乃是张郃。刘备正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舞动,高览又带人杀来了。刘备见两头无路,便要拔剑自刎。 (“自刎”二字写出当时千钧一发的危急战况,使人如临其境。) 刘辟急忙制止,随即与高览交锋,战了不到三个回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刘备正慌,赵云纵马挺枪赶来,先杀高览,后败张郃。这时,关羽、关平、周仓也先后赶来,杀退了张邰的军队。随后,刘备又派关羽救回了张飞,刘备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逃,来到汉江边上,在幸边安下营寨后,刘备有些心灰意冷。孙乾劝道:“成败有时,不可丧志。此地离荆州不远,刘表坐镇九郡,兵强粮足。同为汉室宗亲,主公为何不去投奔他呢?”刘备担心刘表拒绝接纳自己,孙乾自告奋勇,前去荆州说服刘表。结果刘表欣然同意,并亲自出城三十里前来迎接刘备。 曹操探知刘备已往荆州投奔刘表,便想引兵攻打。程昱劝他先回许昌,养精蓄锐,然后引兵先破袁绍,后取荆襄。曹操接纳了他的建议。提兵回到许昌。 且说袁绍病体刚好,便商议攻打许昌。正议间,忽报曹操进兵官渡,来攻冀州。袁尚道:“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引兵前去迎敌。”袁绍同意了,又命人分头通知袁谭、袁熙、高干,让他们前来莫州,四路同破曹操。袁尚自以为是,不等各路兵至,自己引兵数万出黎阳,与曹军相迎。张辽当先出马,袁尚挺枪来战,不到三个回合,袁尚抵挡不住,大败而走。 袁绍听说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此时袁绍实力已大不如前,对曹操心怀畏惧,此处形象地刻画出袁绍已成惊弓之鸟的情形。)刘夫人急请审配、逢纪来到袁绍榻前,商议后事。审配在榻前写下遗嘱。之后,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遣使报丧。 不几日,袁谭、袁熙、高干皆领军来到。曹兵连日攻打冀州不下,郭嘉向曹操进言:“袁氏废长立幼,兄弟之间必争权夺利。我们如果急攻,他们就会相救;如果暂时不去招惹他们,他们自会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等到袁氏兄弟反目成仇,我们可一举而定。”曹操觉得有理,命贾诩镇守黎阳,命曹洪引兵守官渡,自己则领大军向荆州进兵。 得知曹军不战自退、袁照、高干各自辞去。不久,袁家兄弟间内故便起。(呼应前文郭嘉之言,洪托出曾操自边谋上的客智。)袁谭与查尚交锋、大败而归、领败军奔平原,曹操大喜,马上督车还取冀州。曹军因粮草接应不继,暂时没有攻冀州城袁尚在冀州见曹军不来攻城便留审配与陈琳守城,自领一军急攻袁谭去了。曹操得知消息,脸遇来到冀州城下、下令攻城。只因审配设计坚守,久攻不下。这时曹操得知袁尚回救冀州、便引众将来攻袁尚营寨。袁尚败退、奔幽州去投袁照,曹操回军又攻冀州。 许攸献计道:“为什么不决漳河水来淹城呢?”操依计行事先遣军士在城外挖掘壕饭,周围有四千里、市配在城上见曹军在城外挖掘壕堑,却挖得很浅,暗笑道:“他们是想要决漳河之水灌城。壕堑深了才能灌、像这么浅的,有什么用呢!"干是便毫不防备。当夜曹操增添十倍军士一起挖掘。到天明时,宽深都有二丈,引漳水灌之、城中水深数尺。加之粮草断绝、军士被饿死者甚多。 第二天天明,曹军破城而入。审配在东南城楼上,看到曹军已入。仍率数骑下城死战,正好遇到徐晃。徐晃生擒审配、绑出城来。曹操问道:“昨日我在城下,你为何射下那么多的箭矢?”审配道:“我恨射得太少,射得太少!”曹操道:“你这是忠于袁氏,不得不如此。如今肯归降我吗?”审配道:“不降!不降!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可速速斩我!”曹操于是命人牵出。临受刑时、审配呵斥行刑之人道:“我的主公在北面,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于是,审配面向北跪,引颈就刃。(通过对审配语言、动作的描写,表明袁绍营中亦有思勇睿智之士,暗讽袁绍刚愎自用、不识人才,以致身败名裂。) 曹操已定冀州.自领冀州牧,一面安抚百姓,一面派人打听袁谭的消息。得知袁谭此时正在平原,并打算攻取冀州,曹操大怒,自率大军,直抵平原。袁谭自知难以抵御,于是弃了平原,逃至南皮。 曹操又追至南皮,两军混战,自辰至午,胜负未分。曹操见了,弃马上山,亲自击鼓。(细节描写,刻画出曹操善于指挥的军事才能)曹军将士勇气大增,奋力向前,谭军大败,袁谭也被曹洪杀于阵中。曹操占领南皮,随即派李典、乐进会合张燕,打并州,攻高干;自己则带领大军前往幽州攻打袁尚、袁熙。袁尚、袁熙听说曹兵将至,弃城引兵,连夜奔辽西投乌桓去了。 幽州太守出城迎接曹操,曹操没动一刀一枪就得到了幽州。忽报:“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被高干守住壶关口,攻打不下。”曹操引兵前往,荀攸献计道:“要想破高干,须用诈降计。”曹操听从了。当晚,刚刚投降曹操的吕旷、吕翔带着十几人直抵关下,叫道:“我们本是袁氏旧将,不得已而降曹。曹操待我们不好,我们想扶持旧主,请将军开关相纳。”高干不信。二将卸甲弃马人关,对高干道:“曹军新到,可乘其军心未定,今夜劫寨,我们愿为先锋。”高干大喜,当晚令二吕当先,领一万多人前去劫寨。快到曹寨,高干忽听背后喊声大震,伏兵四起,方知中计,急回壶关城。乐进、李典已夺了关。高干无奈,只得去投刘表,走到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杀。随后王琰投降了曹操。 并州已定,得知袁尚、袁熙此时正在乌桓,曹操起兵北击乌桓。在进军乌桓的途中,郭嘉染上重病。曹操一面留郭嘉在易州养病,一面继续西行。曹操率领众将一举平定了乌桓,袁尚、袁熙趁乱逃到了辽东。待曹操北征回来,郭嘉已经去世。曹操根据郭嘉的遗计,除掉了袁尚、袁熙,辽东太守也投降了曹操。从此,冀、青、幽、并四州,以及辽东、乌桓,都听曹操的号令,曹操势力兴盛,奠定了曹魏基业。 本回是上一回故事的延续,可以用曹操“南征北讨”加以概括。在此回,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往往寥寥数笔,便将战争中紧张激烈的氛围、波谲云诡的形势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往往将战败的一方推入危机重重的境地,通过曹军的围追堵截,制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艺术效果,既牢牢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又表现出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而在描写战争情形时,作者也极力避免千篇一律,努力为每次战争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比如,在击败刘备的战役中,作者便加入了刘备拔剑自刎的细节,从而丰富了战争的过程,使其有了区别与其他战争的具体内容。此外,在本回中,作者依然延续了描写官渡之战时的特点,即注重战争中的智斗。曹操“南征北讨”,战无不胜,与其谋士的计谋是无不关系的。注重智斗,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一大特色。
三国演义 第九回败汝南刘备投荆州 平四州曹操定河北
原文链接:三国演义 第九回败汝南刘备投荆州 平四州曹操定河北,转发请注明来源!
「三国演义 第九回败汝南刘备投荆州 平四州曹操定河北」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