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一个小心眼和一个吝啬鬼的故事

今天为大家讲一下关于曹魏的吝啬鬼曹洪不愿借钱给小心眼曹丕的事情。

从曹操的军事生涯来看,夏侯家和曹家是他建立霸业的两股子弟兵。这两个姓氏的将领都是早先就跟着曹操经历了腥风血雨,可以说是曹操的心腹。而曹洪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曹操的从弟,也是曹操起兵之初的元老。

  值得一提的是,曹洪不仅是一员大将,更是有名的富豪。曹操起兵时,得到曹洪的资助,招募来了数千兵马。而且还救过曹操的命,当年曹操被徐荣打败时忙着逃命,曹洪把自己的战马给了曹操,并说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从而让曹操脱险。

  曹洪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一直受曹操器重。然而曹丕称帝之后,曹洪不但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差点丢了脑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变,仅仅是因为一次“借钱事件”。

当年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手头有点紧,打算向自己的富豪叔叔曹洪借一百匹绢,曹洪虽然有钱,却是个吝啬的人,便没有将这一百匹绢借给曹丕。曹丕不同于曹操的宽宏大量,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他认为曹洪那么富有,是因为看不起自己,才连一百匹绢都不愿借给自己,因此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曹丕称帝之后,因三次南征都以失败告终,导致他总是疑神疑鬼。而后就将屠刀又挥向了当年不肯借钱给自己的的叔叔曹洪。大臣们纷纷劝阻,然而曹丕坚持要处死曹洪。卞太后得知后,气愤地跟曹丕说道:“当年要是没有曹洪相救,我们哪会有今天!”再加上郭皇后也为曹洪求情,这才免了曹洪一死。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曹洪的官职、爵位、封地被统统削去,沦为平民。直到魏明帝曹睿继位,曹洪才得以再次被朝廷启用。其实曹丕之所以如此对待曹洪,另一个用意在于杀鸡儆猴,让元老集团急流勇退,才能换上自己的人手。

  这么看来曹洪不但能让曹操多次幸免遇难,还能在大难临头之际保住自己,真乃福将也。这句话多少有一点挖苦的意思。曹洪贪图享受,不思上进,除了吃救曹操的老本儿以外,几乎没有特别可称道的战功。而且他吝啬的毛病,也差点害死了自己。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三国时期一个小心眼和一个吝啬鬼的故事」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